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确认转让注册商标专用权生效日期问题的答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7:24:59   浏览:88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确认转让注册商标专用权生效日期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确认转让注册商标专用权生效日期问题的答复

工商标字[2002]第177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如何确认转让注册商标专用权日期的请示》(桂工商报[2003]2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查,第1653941号“YIHAO”商标和第1653942号“益豪”商标的转让于2002年2月20日被我局核准,刊登于2002年4月14日第827期《商标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因此,受让人东莞市黑豹摩托车有限公司应当自2002年4月14日起享有上述商标的专用权。

二OO二年七月十九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的通知


  12月28日,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的通知》,通知说,目前,有一些涉嫌侵权盗版、含有有违社会道德、色情淫秽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内容的影视剧在互联网上传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现就互联网传播影视剧(含境内外电影片、电视剧、动画片及其相应的音像制品,下同)的建设和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影视剧生产和网络供给能力。各级广电局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影视节目制作机构多生产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积极健康的影视剧。使积极健康的网络视听节目占据主导地位,推动和加快我国互联网视听服务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要遵循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切实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的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以发展促繁荣。用于互联网传播的影视剧,必须符合广播电影电视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或《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同时获得著作权人的网络播映授权。用于互联网传播的理论文献影视片须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理论文献影视片播映许可证》。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境内外电影片、未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内外电视剧、未取得《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的境内外动画片以及未取得《理论文献影视片播映许可证》的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
  三、切实加大管理力度,努力净化网络环境。各级广电局要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加大管理力度,为发展和建设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产业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近期内开展以下工作:
  (一)大力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自觉抵制网络色情节目。各地要组织和引导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对含有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影视剧在网上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视听文化,引导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自觉抵制和远离各种有害视听节目。通过多种方式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广播影视法规进行宣传和解读,教育视听服务从业机构不得在网上传播含有反动有害、淫秽色情、暴力低俗、侵权盗版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16条禁止传播内容的影视剧,教育网民上传影视剧要自觉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互联网行业的遵法、守法意识,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活动空间。
  (二)加强互联网站管理,依法开展视听服务。各地广电局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通过多种方式向本辖区内网站传达总局管理要求,要努力做到让网站法人代表和本地电信企业各级分公司负责人熟知、掌握相关管理规定和管理要求。各地要组织力量、突出重点,对本辖区内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做一次全面专项实地检查,重点检查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网上传播的影视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机构是否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三)重点打击传播侵权盗版及含有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影视剧的行为。各地要加大对网上节目内容的监控力度,发现内容不符合规定或涉及侵权盗版的影视剧,要立即责令撤掉。对传播淫秽色情影视剧的,按照《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组织清理;涉及网络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立案处理。对于内部节目管理制度松懈、安全隐患较大、播出节目经常出现盗版和内容方面问题的互联网视听服务从业机构,要对其进行重点整改。对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要按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25条规定,请电信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请各省广电局将贯彻推进情况及时报国家广电总局社会管理司。

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粤府办[2000]36号
━━━━━━━━━━━━━━━━━━━
  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
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
方案的通知》(粤发[2000]2号),设置外事办公室。外事办公室是省人
民政府主管外事工作的直属机构。

  一、职能调整

  (一)划入的职能  
  原由人事厅承担的省属人员短期多次赴港面授学习团组的审核、审批的职能。
  (二)增加的职能  
  1.受委托审核审批在广东的部属高校人员因公出国(境)、邀请外国人来
华、举办国际会议等事项。  
  2.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实施高层次管理人才赴国外培训计划。  
  (三)转变的职能  
  不再承担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日常工作。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外事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和法规;拟订地方性外事规章制度,研
究制订外事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外事工作的重大问题,了解和掌握外事工作(包括外国与本省缔
结友好关系的城市、省、州、县)的动态,了解和掌握国际及港澳重大动态,了
解和掌握外国驻粤领事馆及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的动态。  
  (三)组织接待外国访粤的国宾、党宾、议会外宾、友好人士以及其他重要
来宾,接待和管理来粤从事公务活动的各国外交人员和外国记者;管理外国驻广
州领事机构和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外国驻粤新闻机构;承办省领导的对外交
往事宜。  
  (四)负责因公临时出访管理工作,承办审批、审核中央授权范围内的单位
派遣团(组)出国、赴港澳地区和邀请外国人来粤访问的有关事项;承办省级领
导出访报批工作;办理因公出国、赴港澳人员的护照(通行证)颁发、签证(签
注)工作。  
  (五)负责管理本省的友好城市和民间对外友好交往工作,指导省人民对外
友好协会。  
  (六)负责办理和指导、协调粤港澳的边境事务及官方、半官方、重要民间
往来事宜。  
  (七)协调指导各市、省直各部门的重要外事活动,指导外事业务,监督执
行外事纪律。  
  (八)承办省人民政府和外交部以及中央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外事办公室设9个职能处(室):  
  (一)秘书处  
  组织协调机关日常工作;负责综合性文件起草、综合调研、督办、信息、会
议、宣传、文电、档案、信访、提案(议案)、机要、保密、外事人员业务培训
等工作;负责外事经费的管理工作。  
  (二)礼宾处  
  接待中央有关部门安排来广东访问、过境的外国元首、首脑和外国政府、议
会、政党等官方代表团及其他外国高级代表团和政要;受理、接待外国驻华外交
官来访事宜;审核本省及中央驻粤单位主办的国际会议及重要外事礼宾活动的计
划;负责协调驻穗外国金融、保险机构、商社、企业与本省政府间非业务性的交
往等事宜;负责省领导涉外活动的协调及现场礼宾安排;负责审核邀请外国人访
粤的有关事宜;负责审核外国人入出境的礼遇规格并出具相关的联检证明。  
  (三)领事处  
  管理外国驻广州领事馆及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并与之交往活动;接待通过
领事馆渠道安排来访的客人;办理领事认证;协助处理外国人在粤发生的各类刑
事、民事、海事和房产等涉外案件;办理外国专家确认件、签证通知和外国留学
生来华签证通知;协助处理有关外国专家、留学生的重要涉外事项;负责外国驻
港澳有关领事官员来粤进行公务活动的审核和管理。  
  (四)新闻文化处  
  审核外国记者来粤采访的申请;审核中央各部门、各省邀请外国记者来粤采
访的意见;审核港澳电视机构来粤拍摄电视片;管理和指导外国记者接待工作;
管理外国驻粤新闻机构及其记者在粤的相关工作;办理外国记者来粤采访的入境
签证通知和摄影器材入关手续;负责外事宣传工作,指导本省涉外参观点的建设
及管理。  
  (五)港澳事务和出国管理处  
  办理省港澳工作领导小组的边境事务联络等日常工作;管理、指导和协调处
理粤港澳边境事务,办理粤港澳官方、半官方、重要民间交往事务的审核审批事
宜;负责全省因公临时出国、赴港澳的管理工作;承办副省级以上人员出国、赴
港澳的具体报批事宜;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办理本省、中央驻粤单位(委托)人
员因公临时出国、赴港澳的审批、审核和呈报工作;为上述人员出具任务批件。
  (六)护照签证处  
  管理和指导因公护照、因公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其申办因公出国签证工作;办
理颁发本省和中央驻粤单位(委托)因公出国人员护照及申办因公出国签证、因
公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出国(境)证明;为外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颁发签
证;负责全省及中央驻粤单位因公护照签证专办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指导因公护
照和通行证的收缴管理工作。  
  (七)国际交流处  
  负责与国外友好城市及有交流合作关系地区进行交往的管理工作;办理与外
国省(州、县、区)、市缔结友好关系的报批手续,组织、协调各部门实施与国
外友好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项目;组织拟订并实施友城及国际交流工作计划;配
合有关职能部门实施高层次管理人才赴国外培训计划。  
  (八)人事处  
  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教育、培训、安全保卫等工作。
  (九)监察室(与纪检组、机关党委办公室合署)  
  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监察、纪检、党群、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
审计工作;监督检查各地、各部门执行外事纪律的情况。  

  四、人员编制  

  外事办公室机关行政编制65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不含纪检组
长),正副处长(主任)25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为离退休干部服务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